时政文萃: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From 时政文萃
Jump to navigationJump to search
mNo edit summary
Line 1: Line 1:
=美国大选=
{{#seo:
==捍卫民主==
|title=Fact Matters
==参议院==
|title_mode=append
==众议院==
|keywords=Chinese, current events, essays
==1月6日==
|description=an aggregator of verifiable news article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image="/images/wiki-logo-large.png"
|image_alt=Wiki Logo
}}
* [[2025观察 2025 Observer]]<font color="red"><small>'''(更新4月16日)'''</font></small>
* [[时事动态 Current Events]]<font color="red"><small>'''(更新 4月16日)'''</font></small>
* [[宪政危机 Constitutional Crisis]]<font color="red"><small>(更新4月11日)</font></small>
* [[俄乌战争 Russia-Ukraine War]]<font color="red"><small>'''(更新 4月16日)'''</font></small>
* [[宗教议题 Religious Issues]]<font color="red"><small>'''(更新4月16日)'''</font></small>
* [[医疗保健 Healthcare]]<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1月24日)</font></small>


=堕胎权力=


=医疗保健=
* [[大选反思 Reflections of the Elections]]<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12月4日)</font></small>
* [[美国大选 U.S. Elections]]<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11月22日)</font></small>
* [[文化议题 Cultural Issues]]<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11月27日)</font></small>
* [[移民问题 Immigration Issues]]<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11月10日)</font></small>
* [[美国两党 U.S. Bipartisan]]<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10月25日)</font></small>
* [[宪政危机 Constitutional Crisis]]<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9月25日)</font></small>
* [[拜登政府 Biden Administration]]<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8月15日)</font></small>
* [[特朗普其人 About Trump]]<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10月28日)</font></small>
* [[巴以冲突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9月18日)</font></small>
* [[堕胎权利 Abortion Right]]<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10月9日)</font></small>
* [[枪支管制 Gun Control]]<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9月6日)</font></small>
* [[美中议题 U.S.-China Issues]]<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9月3日)</font></small>
* [[原创政论]]<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2月4日)</font></small>
* [[科学前沿]]<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1月15日)</font></small>
* [[新书推荐]]<font color="red"><small> (更新 1月28日)</font></small>


=特朗普其人=
=拜登政府=
=枪支管制=
=移民问题=
=宗教文化=
=巴以冲突=
=俄乌冲突=
==前线战况==


=== 英国电讯报【乌克兰的 "美国爱国者 "揭穿了普京关于高超音速的虚张声势】===
{{Main_page}}
-西方援出的每一枚爱国者导弹都会让留下的爱国者导弹更有威力
 
大卫-阿克斯 | 2024年1月4日
 
俄罗斯对乌克兰城市发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造成数十名乌克兰人死亡,多人受伤,数百万人受到创伤。
 
但这些空袭也提醒我们,俄罗斯的超级武器并不总是那么超级。至少,与西方最好的防空武器--尤其是美国的 "爱国者 "地对空导弹--相比是如此。
 
12 月 29 日,乌克兰防空部队击落了俄罗斯人向乌克兰城市发射的 158 枚无人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中的 114 枚。在 1 月 2 日的第二波攻击中,乌克兰人击落了 134 架无人机和导弹中的 107 架。
 
最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导弹部队--显然是 "爱国者"--击落了俄罗斯人在后一次袭击中发射的10枚Kh-47M2 "(Kinzhal)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中的10枚。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曾宣称空中发射、机动灵活的 "匕首 "导弹是 "无敌的"。
 
这是一个谎言。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它是乌克兰人比较容易击败的俄罗斯飞弹之一。而 "匕首 "导弹的失败让人们对整个高超音速导弹类别产生了怀疑--任何在大气层中以至少五倍于音速的速度飞行并同时进行机动的弹药。2018 年,普京将 "匕首 "列为俄罗斯六大 "超级武器 "之一,任何对手都无法阻挡。显然,至少在一个案例中,他错了。
 
全世界的陆军、海军和空军都在指望速度极快的高超音速导弹为他们带来火力优势。但是,除非这些价格昂贵的武器比 "匕首 "表现得更好,否则他们的努力可能会被误导。
 
24 英尺长的 "匕首 "导弹是俄罗斯首款高超音速导弹--地面发射的 "伊斯坎德尔 "导弹的空射型。俄罗斯空军从一小队经过特殊改装的米格-31 截击机上发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 "匕首 "导弹。
 
一枚 "匕首 "导弹的射程可达 1200 英里,比乌克兰最好的防空系统所能达到的距离还要远一千多英里。这一惊人的航程可以使米格-31远离危险,但却无法在飞行的最后几分钟保护 "匕首 "本身。
 
当 "匕首 "导弹接近目标(通常是乌克兰的某个城市)100英里以内时,乌克兰的 "爱国者 "PAC-2和PAC-3地对空导弹就会对其进行攻击。乌克兰 "爱国者 "导弹至少从 5 月份开始就一直在击落 "匕首"。但他们最大的成功是在 1 月 2 日,当时他们击落了天空中所有的 "匕首"。
 
观察家们仔细观察了这些攻击的视频,以了解 "匕首 "令人失望的表现。也就是说,让克里姆林宫失望了。
 
1 月 2 日,一名乌克兰人捕捉到了 "匕首 "飞行的最后几秒钟,并将视频上传到了社交媒体上。因为我们知道 "匕首 "导弹有多长,所以很容易就能测出导弹坠落地面时的速度。看来,这枚 "匕首 "导弹的飞行速度不超过 1.9 马赫。
 
这意味着非常重要的一点。虽然 "匕首 "导弹在发射后最高效的高空飞行阶段可能会以 5 马赫或更快的速度飞行,但当它下降并接近目标时,速度会大大降低。当它越来越低、越来越慢时,"爱国者 "炮台就很容易击中它。
 
对防空系统来说,瞄准 "匕首"和类似导弹将变得更加容易。毕竟,每一次交战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欧洲政策分析中心(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Analysis)的导弹专家扬-卡尔伯格(Jan Kallberg)解释说:"乌克兰用'爱国者'导弹击落的每一枚俄罗斯高超音速 Kh-47M2 "匕首"导弹都将改进'爱国者'导弹拦截算法。
 
这不仅改进了乌克兰的 "爱国者 "炮台,也有利于盟国的 "爱国者"。"卡尔伯格补充说:"数据质量很高,因为它是经过现场测试的。这不是案头工作或理论计算,这是成功拦截的数据"。
 
从这个意义上说,乌克兰的盟国为战争捐献的每一个 "爱国者 "炮台或导弹装填,都是对其自身防御高超音速导弹的投资,而不仅仅是对 "匕首 "。爱国者 "在乌克兰上空击落的 "匕首 "越多,美国制造的导弹在拦截各种高超音速导弹方面的能力就越强。
 
甚至是中国的。台湾请注意。
 
不过,这一论点能否说服善变的西方政客还有待观察。几个月来,美国国会中亲俄的共和党人一直拒绝就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 610 亿美元的新军事援助进行投票,而这笔援助可以支付大量的爱国者组件和重装装备。
 
乌克兰只有三个完整的 "爱国者 "炮兵连,每个炮兵连都有雷达和几个发射器。这只够保护三个城市:基辅、哈尔科夫和敖德萨。乌克兰需要更多的 "爱国者 "炮台和更多的导弹,以便在无人机和导弹密集袭击时保持战斗力。
 
包括德国、荷兰、罗马尼亚和西班牙在内的北约国家财团最近表示,打算向美国制造商雷神公司订购新一批 1000 枚 "爱国者 "导弹。这份价值近 60 亿美元的订单将支持在德国新建一条导弹生产线。
 
不过,乌克兰是否会从此次扩大生产中受益尚不清楚。如果北约真的想打败俄罗斯,那么其中一些导弹就应该运往乌克兰,因为那里的防空部队正在与俄罗斯 "无敌 "的高超音速导弹进行一场决战。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2024/01/04/ukraine-war-russian-kinzhal-hypersonic-us-patriot-missiles/
 
=原创政论=
<gallery>
File:Screenshot_2024-01-07_202607.png | link=https://dailyclout.io/opinion-twin-guardians-of-civilizations | 夏明&秋明:《科学和民主:文明的双卫士》, DailyClout, February 2, 2021
</gallery>
 
== Getting started ==
* Consult the [https://www.mediawiki.org/wiki/Special:MyLanguage/Help:Contents User's Guide] for information on using the wiki software.
* [https://www.mediawiki.org/wiki/Special:MyLanguage/Manual:Configuration_settings Configuration settings list]
* [https://www.mediawiki.org/wiki/Special:MyLanguage/Manual:FAQ MediaWiki FAQ]
* [https://lists.wikimedia.org/postorius/lists/mediawiki-announce.lists.wikimedia.org/ MediaWiki release mailing list]
* [https://www.mediawiki.org/wiki/Special:MyLanguage/Localisation#Translation_resources Localise MediaWiki for your language]
* [https://www.mediawiki.org/wiki/Special:MyLanguage/Manual:Combating_spam Learn how to combat spam on your wiki]

Revision as of 18:28, 16 April 2025



网络时代,本以为将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言论自由时代。不料却沦为一个良莠无分、谣言四起的视听混淆时代。

互联网和手机,原以为是可以人人畅说欲言、打破新闻封锁的终极武器,不料开放世界和传统媒体,不敌集权专制主义者们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谣言炒作。

专制、虚无和玩世不恭者们信奉“谣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古今中外已非为一时一地。网络大数据时代,谣言制作日趋专业化、自动化、AI化。MIT基于Twitter 2006-2017数据的一个研究证实,谣言远比真相传播得既快又广 (Vosoughi & Aral, 2018, Science)。大选、瘟疫、自然灾害等时年,是谣言产业盈利的黄金季节,其危害流毒也更毒辣更致命。据Brown大学医学院估计,因轻信COVID疫苗的种种谣言而致死的美国人,占总死亡人数50%之多

此网站意欲为对付有组织的谣言炒作、减少其危害,尽一菲薄之力。我们将采取医疗界抵抗谣言的建议 (van der Linden, 2022. Nature Medicine),试行以下”谣言免疫疗法“:

  1. 建立有根据、可查实的事实
  2. 提醒解释常见的理解误区
  3. 揭露谣言阴谋论的操作手法和险恶用心
  4. 提供基于事实和真相的解释

信息爆炸时代,更凸显独立、批判、证伪等科学思维能力的可贵和重要。

事实尊贵。 Fact Matters.

2024年1月24日